香港是全球最活跃的金融市场之一。尽管曾经在可持续投资方面比欧美市场慢了一拍,但随着ESG逐渐成为全球议题,香港在重新定位后加快了ESG的行动步伐:2011年12月,香港联交所公开发文,对香港上市公司实施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指引》)征询各界意见。《指引》分为四大主要范畴,包括:工作环境质素、环境保护、营运惯例及社区参与;4个月后,根据反馈意见做出适当修订后,正式将《指引》列入《上市规则》的附录中。此后,港交所于2015年、2019年、2020年进行三次修订,逐步扩大强制披露的范围。目前,香港市场已经形成了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规则,并以此对港股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提出了完整要求,香港上市公司中披露ESG报告的比率已接近80%。
我们欣喜地看到,不论政策还是实践,香港目前在更加积极地向ESG倾斜:香港的绿色债券和贷款增长强劲,ESG投融资生态已经形成一张有竞争力的大网,为香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去年九月,香港政府公告拨款1000万用于培养ESG人才,并ESG专业人才纳入优才计划,并提供现金补贴等福利以此来吸引ESG人才。仅此一项,香港就一跃成为全球ESG专业人才所瞩目的中心。
香港在ESG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不仅为重塑国际金融中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为A股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论香港市场还是内地市场,未来ESG将成为投资行为中必不可少的非财务指标,各类企业与金融机构,尤其是上市公司将把ESG工作作为重中之中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这方面,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向上、向善、向好”的发展主题,2023年5月,联合金融机构、研究院所以及上市公司共同发起“美丽中国ESG研究联盟”,旨在围绕“ESG披露——ESG评价——ESG投资”产业链各环节,共商、共建、共享以ESG为核心的价值连接平台。联盟成立以来,在北京、上海两地组织召开两场ESG主题交流会,吸引84家上市公司和22家金融机构交流研讨。
借本次中国香港的主题活动,联盟希望一同探讨当前香港打造绿色金融中心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同时也为A股上市公司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ESG案例,促进A港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学习。
7月27日,“2023金融界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第四站启航香港,活动在香港皇后大道中99号中环中心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金融界主办,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承办,围绕“新征途与新挑战:香港ESG之路”为主题,邀请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香港大学经管学院ESG研究所所长何国俊担任主旨演讲嘉宾,吸引20余家上市公司与投资机构高管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香港从新生到成熟的ESG发展道路上的经验与方法。
邢静表示:“金融界上市公司从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与好行业好公司一起成长,围绕京沪深港这四场不同的主题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充分了解了上市公司的需求和痛点,同时也为能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感到非常有价值。希望未来能够发现更多的好公司,更多优秀的公司,更多被低估的公司,金融界携手大家一起前行,加入到我们‘美丽中国ESG研究联盟’中来,共同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院长周婷分享道:“今年7月份正好是香港资本市场H股诞生三十周年的重要节点,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作为第一个H股在香港资本市场登录,从此中国企业能够通过香港国际窗口参与到国际上投资人选择池子当中,同时参与国际竞争,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点。这三十年香港资本市场因为有了内地企业加入,面貌状态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三十年中关键的近十年,正好是ESG监管趋严,同时产生效果的十年,因此可以说这三十年跟十年彼此是相得益彰。”
“许多欧洲地区的海外投资者及机构,对ESG的关注程度高过美国、亚太、中国大陆等地区。”陈斌表示,“欧洲投资资金很关注ESG碳排放标准的相应要求,不仅要考察企业的ESG评级还要关注他们具体的行动。”
邢韬表示,水泥行业占全国总碳排放的比例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要抓住牛鼻子。
北京燃气蓝天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陈凝表示,ESG披露对企业融资方面有直接帮助。在绿色金融不断做大做强的背景下,当一家企业被认定为“对环保做出贡献”时,可以得到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债券的审批速度也相比其他企业金融产品更为迅速。